有限理性与一神论
有限理性与一神论

有限理性与一神论

高校青年以及高级知识分子中的基督教徒(或其他一神论者)一直让我颇感好奇:他们是如何让完全不兼容的体系在自己的思考中共存的,在实践中又是如何在不同的体系中灵活切换的。尤其是当一个人受过系统的科学方法训练时,科学方法作为基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对人格化先验对象的信仰更加格格不入。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阐述以下问题:为什么本文认为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宗教信仰的体系完全互不兼容,以及为什么一神论者在实践中仍然选择皈依宗教。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将从对一神论最常见的驳斥出发,然后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有关信仰的知识的建构过程,最后对宗教信仰中的先验对象进行讨论。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没有详细的论证过程,而是基于对社会实际的观察给出了几种猜测。

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宗教信仰的体系完全互不兼容。

一直以来,不信者对于基督教等一神教的驳斥往往是通过直接攻击教义与宗教经典的内容。常见的方式有如下几种:通过逻辑死锁质疑上帝的某种性质,比如“上帝能否创造一块祂无法举起的石头”;通过宗教经典中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内容质疑教义的道德性,比如杀子证心;通过宗教经典中的内容与现实的差距质疑教义本身,比如你球这个鸟样怎么能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通过对教义的模仿解构宗教仪式的神圣性,比如飞面神教与巨乘佛教。这些质疑与攻击往往都是针对宗教知识中的内容本身,这是一种不信者所能接受的语言与思维方式。而对于真正的信徒而言,以上这些质疑全都不值一哂,在打了几千年补丁的神学体系中,针对上述问题有着各种信徒完全可以接受的自洽的解释。比如“上帝不是逻辑可以描述的,是超越经验的存在”,“上帝的意图不是凡人可以领会的”,“不可妄自揣度上帝”,这才是教徒的语言与体系,让我们先记住这些加黑的斜体字。

因此,我们不妨先换上一神论者的思考方式,放下对于宗教知识内容本身的质疑,而是审视这样一个问题“我心中的上帝的形象,是如何构建出来的”。这里,我们把种种相似或不同的一神宗教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一,是对存在一个具有无限威能的超越经验与逻辑的对象的信仰,其二,则是宗教之中在此信仰基础之上的宗教经典的记录、神职人员的描述、宗教仪式与组织等等具体的人可以直接接触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宗教知识。对于不同的一神宗教,第一部分总是相同的,而第二部分则各有差异。而这两部分其实正对应了本段开头的问题“上帝存在”“我是怎么认识的”。对于第一个部分,在这里我们不去质疑,而是把其当作一个讨论的前提(在下一部分的讨论中我们也许会发现这个问题可能根本不重要),我们主要考虑第二个部分。而对于某一种一神宗教的信徒,显然其心中的上帝形象的构建与对应的宗教知识密切相关。

作为凡人,我们并非生而全知者。如果我们接受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正是科学方法的基石),那我们对于任何对象的知识都不是能够凭空得来的,我们的理性是有其限度的,我们不能仅凭纯粹的自身的理性认识全部的事物。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是什么让一个对宗教一无所知的人能皈依并从其中获取慰藉呢,是什么让一个抽象的至高概念变得丰满具体呢?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宗教知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宗教知识确实能起到很好的组织构建作用,但是它其实并不能填补从神到人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它只是看起来好像把人和神联系起来了。让我们回想之前记住的话:“上帝不是逻辑可以描述的,是超越经验的存在”,“上帝的意图不是凡人可以领会的”,“不可妄自揣度上帝”。现在,我们已经接受了第一句的内容,认同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具有无限威能的先验对象。可是,如果接受下面的话,我们又该怎么认识祂呢?如今活着的每一个人,其宗教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另一个人,记录由人、讲述由人、印刷由人、传播由人,这些知识该如何确保是可靠的呢?哪怕有人宣称自己是直接获得的神启,或者见证了神迹,只要这个人不是自己,那也不能确定啊(如果是自己的情况呢?)。上帝啊,不是信不过您老人家,而是凡人实在有限啊,这些纷杂的宗教知识,到底哪些是真的呢?是教宗的圣谕传递了神的声音,还是如有些人所说,因信称义,回归经典?可经典又取什么版本呢。如果只是存在一个对于先验对象的信仰还好,但只要涉及到具体的宗教知识,我们没法不怀疑自己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啊。“上帝不是逻辑可以描述的,是超越经验的存在”,“上帝的意图不是凡人可以领会的”,“不可妄自揣度上帝”——然而种种宗教知识,无一不是凡人的描述,无一不是凡人的领会,无一不是妄自的揣度,描述的方式本身也不得不借助无法超越经验的对象与方法。归根到底,是人的理性有限,而无法通过先验的方式认识先验的对象。于是,哪怕自己觉得神启于身,神迹示前,殊不知是不是自己骗自己,谁又能说自己绝对可靠?因为人的局限性,种种纷繁复杂的宗教知识并不能起到联系人与神的作用,它只能让人觉得自己被神启示。

对于广泛流行的种种一神宗教而言,其描绘的神既有人格化的形象,也有非人格化的形象,既有抽象、形而上的部分,也有具体、与现世充分互动的部分。而让这样的宗教能够流行的原因之一,却往往是教义中人格化的、具体的、与现世充分互动的部分。本文前面已经叙述了通过这些人格化的、具体的、与现世充分互动的宗教知识无法跨越人与神的鸿沟。那若是只保留具有无限威能的先验对象的概念呢,如果沿着本文之前的思路继续,会发现这样的对象也不会给现世的人带来任何更多的启示。 凡是能感知到的事物,就会产生认知的经验,就会与其他事物认知的经验发生联系,而其神圣性就自然解除了。“无限威能”只能存在于概念之中,人不能感知“无限威能”,人只能感知并认识“足够大的威能”或者“比那个更大的威能”。随着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堪称神迹的“大威能”的门槛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归根结底,只要能感知到,说明其必然与已经认知的事物已经发生了联系,意味着其总是有迹可循,不会是先验的。也就是说,这样的对象可能存在,然而总是无法认知的。如果以可感作为存在性的标准,那么这样的先验对象不存在。

上文讨论了为什么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宗教信仰的体系完全互不兼容。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仍有大量在实践中以经验主义认知论指导自身行为的人仍然会选择皈依宗教,或者说宗教满足了他们何种需求。以下是本文所做的猜测。

第一种猜测,宗教能够给被原子化的个人提供有一定安全感的亲密社交。对于不被容纳于各种团体的人来说,能够参与到各种温暖人心的宗教仪式中,并且能有同宗的“兄弟姐妹”抱团不只具有情感上的价值,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能给予一定帮助。尤其是在各种其他团体逐渐消亡乃至不被允许存在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合法存在并且能够提供一定价值的宗教团体的作用更加凸显。同时,在各种进步思潮占据上中层舆论的环境中,对于具有保守价值观的人而言宗教更是免于被攻击的天然庇护所。

第二种猜测,宗教为不愿维持自身主体性的人提供了强依托。维持自身主体性需要不断投入,因此总会有人想要放弃它。于是信徒不是通过思考选择皈依,而是他的情感需要一个强大的对象作为依靠,而能通过思考认识的最强大对象就是一个先验的全能者,情感上依靠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缺乏主体性的人而言,一神论宗教中的上帝反而是最优的主体性寄托对象。宗教信徒比把自己的主体性寄托在其他人、物的人要更加坚定,毕竟经过千年的沉淀能补的漏洞早就补上了,绝不会再次塌房。如果一个人不能够维持自己的主体性,那么信仰宗教总好过把其他人、物当支柱,不管是对其个人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如此。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所提的两个问题的观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